最近,5家央企中國寶武、國投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和中國建材5家企業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消息受到不少關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央企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
央企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什么意思?
央企就是指中央企業,為“中央管理企業”的簡稱,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協會)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簡單來說,就是管理比較細致,而且很難適應市場。
央企、國企的優點是承擔社會責任,民企的長處是經濟效益。國企發展如果深入到方方面面,就會降低競爭力,內耗嚴重,但兩者融合,就可以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而在這5家央企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后,國資監管或以做實做強央企董事會的方式,將業績考核、經營層市場化選聘、薪酬激勵等部分職權轉給央企的董事會,實現有效經營授權。
轉型之后,這些央企可以投資者的角度去規劃企業的發展,把資金投放到更能實現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的地方。這能減少在具體產業運營方面投入的時間精力,讓更擅長這些活動的企業去實施。
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獲批,是國資監管從“管企業”過渡至“管資本”的重要節點。
其實,2014年7月以來,國資委此前批復了三批共19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上述5家央企中,國投集團是2014年首批納入試點名單的兩家企業之一,試點至今已近8年,其余4家企業的試點時間,也均超過3年。另據《通知》,除5家央企“轉正”,另有12家央企繼續深化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