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7月6日,美國聲稱對中國34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決定將在華盛頓時間7.6日零點即北京時間中午12點整正式生效。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當然了,這其實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現在我們就來談一談中美貿易戰的本質,幫大家理解這場中美間的貿易戰爭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次的貿易戰爭由美國發起,看起來是川普一意孤行,但是我們說歷史發展是必然的,是有規律可循的,是按部就班的。所以貿易戰的爆發,其實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必然性。要理解美國這一舉動,必須要理解美國的現狀。
美國是當下國際社會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所謂霸主,就是掌握著最大的話語權,制定全球金融貿易秩序,美元就是事實上的全球的貿易基礎貨幣。由于美國本身是美元發行國,所以美國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外匯儲備,只需要印鈔機一開,美國就擁有了“美元儲備”,而美國完全可以依靠維持強勢美元的地位來掠奪其他國家財富。
所以說,任何國家以美元為結算貨幣賣給美國東西,本質上賣的越多,虧得越多,因為一堆實物換回的只是一堆綠色的紙。這也是為什么美國可以長期實現巨額貿易逆差,但國民生活水平卻始終維持在一定水平不會下降的原因。
之所以全球認可美元,其實質是因為美國是武力最強的國家,以此來強迫所有人都必須使用美元進行國際貿易核算。所以說到底,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那么一個國家想要成為強國,必須要有強大的制造業科技,而要發展強大的制造業,工業產品的大規模量產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既然要大規模量產,當這個國家本國的消費市場不足以支撐工業產業的量產需求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擴張海外市場,利用海外需求大量出口,這樣才能滿足本國龐大的制造業產品的量產計劃。如日德韓等工業強國,都是選擇出口導向經濟為主的原因。哪怕是現在看似貿易逆差極大,工業衰退的美國,其核心制造業,如飛機制造業,國防軍事產業,農業,文化產業等也是必須要大量出口海外才能實現發展。出口工業品不只是為了賺點鈔票,更重要的是占領市場,以此擴大本國工業品的產能,用以提高工藝,提升科技,國家制造業科技的整體水平才能提高。
這就是為什么貿易戰只在工業強國之間展開的原因。一個不靠制造業,只靠服務業、礦業維持的國家是沒有資格和工業國展開貿易戰爭的。貿易戰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參與國都在搶占全球工業品市場份額,比的就是誰的市場占有率大,誰的產量高,誰的科技強。只有市場占有率最大的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相關工藝科技的機會,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場,最終實現產業升級,提升國家整體科技水平,進而掌握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實現大國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三個點:
1. 貿易戰只會發生在工業大國之間,其他國家沒有資格也沒有意愿與能力參與,貿易戰爭勝利者能加速工業化進程,提升相關工藝科技水平。
2. 貿易戰爭本質是提升本國制造業,打擊對手國制造業,提升本國工業品全球市場占有率,攀升科技樹,不斷進行產業升級,最終達到工業整體領先地位,創建以本國為核心的全球金融貿易體系,成為世界霸主。
3. 所以貿易戰爭的本質是工業國之間的零和博弈,是核威脅下的另一種戰爭形勢,在產品的全球市占率方面,你多他就少,你少他就多;科技方面,你高他低,你低他高。都屬于沒有第三種選擇的,所以貿易戰爭不存在雙贏或多贏。
中美貿易戰爭的本質:貿易戰爭的本質就是一場在核威懾下,在無法使用武力的情況下,被迫使用貿易手段發起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雖然沒有硝煙,但是同樣具有戰爭的本質,即你死我活,失敗者將面臨失去全球事物話語權的危險,勝利者將加速工業化和產業化升級,成為或繼續保持全球軍事強國和世界霸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