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上海社保和外地社保有很大的區別。首先,上海的社保和醫保是同步的,都是十五年。而有的省不是這樣的,有的省社保十五年,而醫保卻要二十五年。
還有就是,繳納同樣年限的社保,得到的退休金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繳納同樣年限的社保,上海的退休金要比外地的退休金高。這就是區別。
1、社保賬戶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待遇(例:上海戶口在上海繳納社保,則在上海享受養老待遇)。
2、社保賬戶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社保賬戶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例:浙江戶口在上海繳納社保累計滿10年,則在上海享受養老待遇)。
3、社保賬戶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社保賬戶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社保賬戶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例:安徽戶口在上海繳納社保累計不滿10年,在廣東繳納社保累計滿10年,則享受廣東的養老待遇)。
4、社保賬戶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社保賬戶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例:江西戶口在上海繳納社保累計不滿10年,在廣東繳納社保累計不滿10年,在山東繳納社保累計不滿10年,則將其社保賬戶及社保中的資金轉到江西,在江西享受養老待遇)。
是的,上海市對外來人員只發醫保卡。一般外地到上海工作人員是沒有社保卡,只有醫保卡,全國任意地區的社保卡都只能在戶籍地辦理上海外來人員醫保卡應辦理轉移然后領取。
1、如果轉的是新三險(外省農業戶籍),那社保(醫療專用)卡由外勞所發給公司,公司發放給個人;該卡每月打入30元,用于定點藥房、醫院的購藥、就診;
2、如果轉的是五險(外省城鎮戶籍),那社保卡(醫療專用)卡由本人攜身份證原件去所屬區縣的醫保中心領取,可委托公司代領,需帶好經辦人的身份證原件;
3、領卡的同時,會發放《醫療記錄冊》,請同時申請密碼,以便今后在上海醫保網上查詢個人信息;
4、在上海市的企業間流動,此卡無須重新辦理,一直有效;如跳槽前,沒拿到卡,個人可攜身份證原件向區縣醫保中心申請補發。
外地人只能通過單位交社保,如果沒有工作可以找社保代繳公司交,易社保代繳上海社保,按社保局規定最低繳納基數計算,費用為:1934.7元(單位1417.2+個人517.5),每月僅收取手續費39.9元,共1974.6元/月。
外地人上海市社保補繳申辦條件: 參保人員未滿60周歲時,可以補繳未繳年度的養老社保,已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直接向辦理機構提出補繳申報,選擇繳費標準;未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到辦理機構申請參保登記的同時進行補繳申辦理機構審核補繳申請,符合條件的,打印《業務申請表》交申請人簽字確認。
不可以
上海社保交滿10年,如果不是上海戶口,自己是不能在上海繳納的,除非找第三方代繳社保機構。外地人在上海繳納社保,想要拿上海的養老金,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首次在上海參保的時間,男性需要在50周歲之前,女性在40周歲之前。2、上海和外地總共累計繳納社保滿15年,其中上海累計社保至少滿10年3、最后一個繳費累計滿10年的地方是上海,且到達退休年齡時社保關系仍在上海。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就可以在上海退休后,享受上海的退休工資標準了。
等重新就業后繼續由用人單位繳納社保。由于外地人在上海離職后除本市戶籍人員的外省市配偶、醫院外來護工可按靈活就業繳納社保,個人都無法繳納社保。
上海可以按靈活就業參保的人員具體條件
(一)第一類人員
本市戶籍
男性未滿60周歲
女性未滿55周歲
①從事有合法經濟收入的自雇人員、無雇工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
②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合作聯社就業期間,經協商一致,可通過集體參保方式,在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后參照靈活就業人員的規定繳費。
(二)第二類人員
本市戶籍人員的外省市配偶
男性未滿60周歲
女性未滿55周歲
在本市靈活就業并有合法經濟收入,可參照執行。
(三)第三類人員
醫院外來護工
男性未滿60周歲
女性未滿55周歲
自2013年9月1日起,在本市就業登記期間且未在本人戶籍所在地參加社會保險的,可參照執行。
社保是不能一次性繳納三年的。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
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