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平臺怎么選?正規網貸平臺有哪些?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一些網貸平臺也跟著拔地而起,不過要想選擇一家正規的網貸平臺進行投資,你需要看看有沒有這六大標配。
先說說為什么是這六大標配?探其小編說的這六大標配就能判斷出是不是正規,是根據一些專業性或政策性文件的規定,還有一些行業內的普遍做法,還有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等多方面考慮的。
1、金融備案
2016年8月17日由銀監會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第二章第五條明確規定:擬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后,于10個工作日以內攜帶有關材料向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
而在去年12月銀監會發布的《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中也明確要求要求,超過100萬的大額標的統統要關掉,并且各網貸平臺必須在4月底或6月底之前完成備案,最遲6月底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如果現在有完成金融備案的平臺,保準穩了,如果平臺6月過后還沒有完成金融備案,看都不要看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怕是有大半平臺完不成了)。互聯網金融備案,網貸平臺標配之一。
2、銀行存管
在之前,借貸雙方在P2P網貸平臺交易時,資金要不就是放第三方支付機構,要么就是直接放平臺中,所以經常發生欺詐、侵占、挪用客戶資金等情況,一旦平臺發現撐不住,就馬上卷款跑路,金融風險極大。而銀行存管的推出,就完全扼制住了這種情況,銀行存管就是由銀行來管理資金,平臺只負責管理交易,資金與交易的隔離開后,就使得平臺無法直接接觸資金,避免客戶資金被直接挪用。
當然,并不是有了銀行存管就一定沒風險,銀行也分三六九等,看平臺是和什么銀行合作,大中型銀行肯定更穩,小型銀行就要稍微注意下了。比如下圖中華興銀行和徽商銀行就被曝出一些問題,最近還有存管銀行白名單&之類的口號喊出來。
3、三級等保回執
等保三級,全稱為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是行業內公認的非銀機構的最高認證,屬于監管級別,由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認證測評內容涵蓋等級保護安全技術要求5個層面和安全管理要求的5個層面,主要包含信息保護、安全審計、通信保密等在內的近300項要求,共涉及測評分類73類,要求十分嚴格,這也是目前網貸行業獲得三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證書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1000多家網貸平臺僅有10%達到要求,大部分都在一級二級。如果有一張三級等保回執,相當于一張網絡安全金牌&。
4、ICP許可證
ICP許可證,全稱為: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國家對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ICP實行許可證制度。一個網站要經營,那就必須要有ICP許可證。P2P網貸平臺必須要有這個證才能開展業務經營。但要特別注意的是,ICP備案和ICP許可證是不一樣的,ICP備案僅僅是針對域名進行管理,就是每個網站最下方的京ICP備...&那個東西,而ICP許可證,則是必須依照規定取得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頒發的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兩者之間差別很大,ICP許可證需要提交的審核材料比ICP備案要多得多,大家要看清楚,謹防有商家用ICP備案來冒充ICP許可證。
5、第三方擔保
在《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就特意指出網貸信息中介機構的本質是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因此不得吸收公眾存款、歸集資金設立資金池、不得自身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等。而在之前,許多網貸機構背離了信息中介的定性,承諾擔保增信、錯配資金池等,已由信息中介異化為信用中介,這就脫離了信息中介的本質。
在之前,許多網貸平臺都是自己給自己擔保,用戶資金安全性十分堪憂。而在新規出爐后,眾多網貸平臺開始尋求和第三方擔保機構合作。而擔保機構也是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我們就要確認擔保機構的資質如何,比如融資擔保就比非融資擔保要靠譜,還要看擔保公司是否存在失信、違約、經營不善等問題,如果存在則可能存在擔保機構無法賠償的風險。如果大家實在判斷不出來也不要緊,直接百度搜一搜有哪些靠譜的擔保機構,比如中投保、中合擔保、中債增信等都是一流擔保公司。
6、電子簽章或合同存證服務
當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達成借款意向后,通常都必須簽署一份合同,而在網貸平臺的交易中,這樣的電子合同都是存在平臺后臺里,納悶我們如何保證我們的電子合同不被平臺篡改,甚至刪除呢?如果借款人聯合平臺發布虛假標的,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出來呢?一旦平臺要跑路,直接刪除后臺數據,你借出的錢還怎么保證能追回呢?于是就有了第三方電子合同簽章或存證服務。第三方電子合同的安全有效性,既能保證用戶的投資安全,能夠有數據合同證明,同時還能起到約束平臺的作用,如果產生了糾紛,也不用怕平臺修改合同數據。
總結:
因為在辦理上面一些備案登記時,國家管理部門就已經對公司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審核,包括營業執照、公司背景、運營數據、員工等這些基本信息,能拿到前面的一些牌照,可以說基本已經穩了,但是我們自己在理財投資的時候,還是需要多方面進行了解。比如公司哪一年上線?運營幾年了?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有哪些?投資比例是多少?最近1年的運營數據如何?最近幾年的報表情況如何?甚至還可以通過企業員工情況,一些近期活動來深入了解。
除了以上這些公司主動披露的信息之外,大家還可以通過一些第三方評級網站來判斷,如某某之家,對于新手來說還是挺靠譜的,盡管排名有一些水分,但總體還是比自己一個個比對要省心得多。慢慢熟悉了之后還可以多混混論壇,一些論壇中經常有大佬出沒,跟著老手們混也是靠譜的方法之一。另外還可以多看理財投資類的書籍和新聞資訊,以豐富自己的理財知識,畢竟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