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環傳動(002472):業績保持高增長 重視公司內在成長屬性類別:公司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吳立/陸嘉敏 日期:2021-08-12事件:公司2021H1 實現營業收入26.19 億元,同比+7
雙環傳動(002472):業績保持高增長 重視公司內在成長屬性
類別:公司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吳立/陸嘉敏 日期:2021-08-12
事件:
公司2021H1 實現營業收入26.19 億元,同比+79.40%;歸母凈利潤為1.28 億元,同比+10809.39%;歸母扣非凈利潤為1.05 億元,同比+534.02%;其中,2021Q2 實現營業收入14.45 億元,同比+63.89%,歸母凈利潤為0.75 億元,同比+233.18%,公司整體業績符合預期,我們預計下半年將維持高增。
公司營收逆勢增長,新能源車純電市占率持續攀升至65%。21H1 年公司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電動工具/摩托車齒輪/機器人減速器及其他/鋼材銷售分別實現收入10.43/4.49/3.67/0.88/0.70/1.70/4.31 億元,分別同比+90.74%、+48.91%、+57.70%、+54.51%、+138.95%、+144.29%及+93.71%。齒輪業務合計營收20.18 億元,收入占比77.05%,其中乘用車齒輪業務增長顯著,我們認為一方面來自于采埃孚8HP 等國產化獨供明星項目的逐步批量供應,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車市場快速增長所帶來的飽滿訂單需求。另外新能源車業務中,我們測算,剔除A00 級別純電車型后對應公司2021H1 市占率高達64.55%左右,對比去年約49.66%的市占率提升了14.89pct,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夯實。
利潤水平逐季度提升顯著,公司現已進入盈利修復快車道。21 年H1 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7.56%,同比+2.58pct,剔除會計政策影響,調整后實際毛利率為19.02%, 其中Q2單季度毛利率為16.74%,調整后為19.38%,同比+0.21pct,環比+0.82pct。公司21 年H1 凈利率為5.50%,同比+4.67pct,Q2 凈利率為5.76%,同比+2.29pct,環比+0.56pct。在上半年原材料漲價以及缺芯的背景下,公司受益于在手訂單逐步落地以及內部管理提效,經營業績逆勢提升,現已進入盈利修復快車道。 同時,從資產負債表的預付款項以及在建工程來看,整體預判公司訂單需求較為旺盛,同時公司正在對應進行積極擴產以保證產能供應。
重視公司內在成長屬性,雙環具備全球化競爭優勢。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大趨勢下,傳統車企以及新勢力造車企業逐步將零部件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齒輪制造商以實現有效分工。同時,隨著傳統燃油車的產品升級以及新能源車所帶來的技術變革,對齒輪傳動件的精密度、強度、噪音處理等各維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雙環作為龍頭企業市占率有望顯著提升。目前公司已實現眾多國內外優質客戶的覆蓋,進入到了各細分領域中頭部企業的供應鏈體系。長期空間來看,我們預計2025 年公司總收入可達到98.7億元,對應凈利潤8.9 億元,對應總市值空間可達約420 億元。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上調公司21-23 年營收為52.6/63.2/72.4(21/22/23 年前值為47.1/57.9/66.6 億元),凈利潤為2.7/4.6/5.6(21/22/23 年前值為2.4/4.4/5.5 億元),對應PE65/38/31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訂單不及預期風險
寶豐能源(600989):碳治理先行 擴產及新材料開發并進
類別:公司 機構: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汪強 日期:2021-08-12
事件:寶豐能源發布2021 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67 億元,同比增長39.18%;實現歸母凈利潤37.33 億元,同比增長78.46%。其中,公司2021 年Q2 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88 億元,同比增長40.32%,環比上揚10.21%;公司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0.06億元,同比增長57.89%,環比上揚16.07%。
點評:寶豐能源2021 年H1 業績實現情況較優,二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整體略高于此前預期。量:公司烯烴產品分部聚乙烯、聚丙烯2021 年H1 銷量分別為36.13 和26.67 萬噸,同比+5.55%和-21.07%;2021Q2 單季度聚乙烯銷量為17.79 萬噸,同比-2.00%,環比-2.97%,聚丙烯銷量為13.67 萬噸,同比-21.95%,環比+5.10%。焦化產品分部焦炭H1 銷量228.75 萬噸,同比增長約為+4.48%;Q2 單季度實現焦炭銷量125.96 萬噸,同比+8.80%,環比+22.55%。烯烴分部受裝置短期檢修影響以及聚丙烯行業供應端二季度放量壓制使得銷量略有下降;焦化產品分部主營產品焦炭受益于下游高爐利用率提升以及高爐鐵水產能增量使得景氣維持,精細化工品分部相對穩定。價:2021 年H1 公司各分部產品銷售價格受益于國內化工行業整體景氣度較高影響同比抬升顯著,其中焦炭產品價格漲幅較大。公司烯烴板塊量減價升,焦炭板塊量價齊升為公司錄得較好營收。價差方面,PE-原煤環比收縮277 元/噸,PP-原煤環比收縮312 元/噸,公司通過甲醇自給率提升以及資源使用效率提升沖抵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利潤方面,2021H1公司毛利率同比回升顯著,烯烴板塊以價補量,自產甲醇疊加資源利用率提升使得盈利水平維持;焦炭板塊受益于自產煤比例提高抵消部分原材料上揚壓力。
看好公司綠色可持續發展規劃以及產能、產品雙成長:公司200MW光伏發電及2 萬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已有10 臺設備投入運行。據公司公告預計,項目達效后每年可新增減少煤炭資源消耗約38萬噸、新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6 萬噸、新增消減化工裝置碳排放總量的5%,可逐漸擺脫“雙碳政策”對公司發展的掣肘,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產能方面,2021 年隨著紅四240 萬噸煤礦項目運轉達效,公司煤炭產能同比提高50%帶動原材料自給率達到62%以上。2022 年公司300 萬噸焦炭項目有望投產達效貢獻利潤,寧東三期烯烴50 萬噸煤制烯烴及50 萬噸C2-C5 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也有望投產(包含25 萬噸EVA 裝置,預計2023 年H1 投產)。此外,據公告公司內蒙古烏審旗400 萬噸聚烯烴項目環評已增加碳減排專篇并已送審。產品方面,報告期內公司雙環管HDPE 裝置茂金屬聚乙烯產品試生產成功,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成為國內首家成功采用雙環管HDPE 工藝生產茂金屬產品的企業。
投資建議:維持買入-A 投資評級,我們調高公司2021 年-2023 年的業績預期,其凈利潤預期分別為73.46、85.78 和142.23 億元。
風險提示:系統性流動性風險,疫情反復風險、在建項目不及預期風險、安環風險、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等。
長鴻高科(605008):TPES行業龍頭企業 躋身進入可降解塑料行業實現雙輪驅動
類別:公司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彭鑫/李輝/唐婕 日期:2021-08-12
公司為國內SBS、SEBS 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凈利潤CAGR 達63.58%。寧波長鴻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于2012 年,一直致力于以SBS、SEBS為核心的熱塑性彈性體(TPE)的研發、生產和銷售。TPES 主要產品為SBS、SEBS(SBS 的加氫物)、SIS、SEPS(SIS 的加氫物),其主要下游為橡膠制品、聚合物改性劑、瀝青改性劑、包覆材料、線材、潤滑油粘度指數改進劑等。2020 年,SBS 和SEBS 產品為公司主要產品,營收占比高達99.72%。
營業收入為12.97 億元,同比增長12.09%,17-20 年CAGR 達38.22%。歸母凈利潤為3.02 億元,同比增長40.18%,17-20 年CAGR 達63.58%。
投資建設60 萬噸PBAT 靈活柔性生產項目,躋身進入可降解塑料藍海。2020以來,中央三度發文,分階段設立禁塑限塑目標,提出到2025 年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截至目前,各地方省政府已全部出臺相關文件。2021 年,山西省印發相關行動方案,要求自22 年7 月1 日起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比中央規定的提前3 年。同時,民航局也要求到2025 年,不可降解相關物品使用量大幅度下降。根據我們測算,隨國家相關政策落地,外賣、快遞、農膜、包裝袋四個領域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將達約322.65 萬噸,市場擁有34 倍增長機會。公司獲得中科理化所PBAT 技術專利在浙江省內的獨家授權,預計未來PBAT 靈活柔性產能將達60 萬噸/年。第一期10 萬噸/年的PBAT 項目即將投產,預計將極大的提升公司在可降解塑料行業競爭能力。
熱塑性彈性體(TPE)作為“一三五”規劃的重點產品,公司產能優勢明顯。TPE 屬于高分子合成材料,兼具了橡膠和熱塑性塑料的雙重性能和寬廣特性。與傳統橡膠相比,TPE 解決了在能耗、污染等方面的問題。根據HISMarkit 數據,預計2021 年全球TPE 消費量為310 萬噸,較2019 年增長12.73%。近10 年以來,全球TPE 消費量年均增速約6%,是全球GDP 的兩倍。苯乙烯類TPE 又稱TPES,其主要產品為SBS、SEBS、SIS、SEPS。SBS是產銷量最大的TPES 產品,消費量占比約為70%,主要應用于改性瀝青、鞋底膠鞋等。隨著我國公路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預計其下游需求將快速增長。公司目前擁有TPES 產品理論產能為19.5 萬噸/年,其中SBS產能15.5 萬噸/年。隨著未來募集項目的建成投產,公司SBS 產品產能有望達到25 萬噸/年,躍居國內排名第二。而SEPS 生產工藝技術要求高,是TPES 產品中生產難度最大的產品。公司于2019 年順利投產2 萬噸/年的SEPS 產能,成為了國內極少數可以實現SEPS 產品大規模產業化生產的公司之一。
投資建議:公司為國內TPE 行業龍頭,產能優勢明顯。并且公司10 萬噸PBAT 項目即將投產。預計公司21-23 年凈利潤為5.03/8.91/9.03 億元,EPS為0.78/1.39/1.41 元/股。給予公司目標價21.84 元/股,首次給予“買入”
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不及預期;原材料波動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銷售區域集中風險;供應商集中風險;產能建設不及預期風險等
福萊特(601865):光伏玻璃擴產加速 規模優勢奠定龍頭地位
類別:公司 機構: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帥/余靜文 日期:2021-08-12
事件:公司公布2021 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40.28 億元,同比增長61.37%;歸母凈利潤12.61 億元,同比增長173.66%,扣非凈利潤12.37億元,同比增長173.5%;Q2 實現營業收入19.71 億元,同比增長52.4%,環比下降4.2%;歸母凈利潤4.23 億元,同比增長72.29%,環比下降49.5%。
光伏玻璃擴產加速,規模優勢助力降本增效。2021 年公司加快了對新建光伏玻璃生產線的投產及對現有光伏玻璃產線的升級改造。21Q1 公司越南海防1000 噸/天、安徽鳳陽二期1200 噸/天兩座窯爐順利點火,Q2安徽鳳陽二期第二座1200 噸/天的窯爐點火,公司光伏玻璃產能由2020年底的6400 噸/天提升至目前的9800 噸/天,新建產能經過產能爬坡階段后將在Q4 陸續釋放。預計安徽鳳陽剩余兩座1200 噸/天的窯爐將在H2 陸續點火投產,2021 年底公司光伏玻璃產能將達到12200 噸/天,公司產能翻倍增長,預計公司21 年光伏玻璃出貨量將超過3.2 億平。公司在擴產的同時,不斷提高產線良品率,預計新建窯爐良品率較舊產能提升6-7%,有效實現降本增效,確保公司在全球光伏玻璃市場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
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薄片化玻璃產品性能。公司所在光伏玻璃行業技術、資金、人才壁壘較高,對成本控制能力,質量穩定性和產品制程率方面有較為嚴格的要求。為保障產品質量可靠性和工藝穩定性,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薄片化玻璃的研發生產。2021H1 公司研發投入2 億元,同比增加100%,在2.0mm 光伏玻璃的生產配方,工藝和自暴率控制等關鍵技術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Q1 2.0mm 玻璃出貨量約30%左右,Q2 提升至40%,未來公司薄片化玻璃出貨占比還將進一步提高。
21H2 光伏下游景氣回歸,下半年公司盈利有望迎來季節性增長。2021年上半年,受硅料價格波動影響,國內光伏1-6 月新增光伏裝機14.01GW,光伏裝機需求延緩,海外對光伏組件價格敏感度更低,整體需求強勁,1-5 月光伏組件出口36.9GW,美國、印度皆實現超預期增長。
下半年隨著國內光伏搶裝潮的到來,以及海外的持續高增長需求,預計全球光伏下游裝機景氣回歸,公司作為光伏組件的直接輔材供應商,業績有望迎來季節性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23.7/32.8/41 億元,對應PE 為44.6/32.2/25.8,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光伏裝機不達預期;公司擴產增速不達預期;原材料價格異常波動導致公司業績不達預期。
杉杉股份(600884):雙輪驅動加速前行 半年報迎來高速增長
類別:公司 機構: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帥 日期:2021-08-12
事件:公司發布2021 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99.47 億元,同比增長209.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0 億元,同比增長659.1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實現歸母凈利潤7.24 億元,同比增長2759.40%,超出市場此前預期。
負極業務厚積薄發,動力消費同步發力共筑高速增長。公司現有負極產能12 萬噸/年,負極上半年出貨4.15 萬噸,同比增長107.79%,負極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消費方面公司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在高能量密度3C快充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持續提升在下游客戶的供貨比例。動力方面公司精準把握行業東風,持續突破下游客戶。公司現有石墨化產能4.2 萬噸,隨著包頭一體化二期項目、烏蘭察布項目逐步投產,以及遠期四川眉山20 萬噸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公司石墨化自供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偏光片業務并表貢獻卓著,產線加速建設打造全球龍頭。公司偏光片業務2 月開始并表,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15 億元,單月貢獻凈利潤1 億元左右。公司現有產線設計產能1.3 億平,未來2-3 年陸續投產6 條線,對應產能約為1.3-1.4 億平,此外通過車速提升和大尺寸占比的提升,公司實際生產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有望進一步提升,加速邁向全球龍頭地位。
正極攜手國際巨頭,全球化拓展有望加速。上半年公司合計出貨1.67 萬噸,同比增長84.98%,單噸凈利超過1.5 萬元,實現量利齊升。公司前期公告向巴斯夫轉讓正極業務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的股權,通過與巴斯夫合作公司正極業務有望加速拓展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業務增長天花板。
電解液實現扭虧為盈。公司電解液受制于添加劑供給短缺,上半年出貨下滑至5277 噸,但是受益于供需改善帶來的價格提升,以及公司自有六氟產能的增益,公司電解液環節盈利顯著提升,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利潤0.50 億元。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戰略,六氟二期2000 噸產能已經步入規劃,為公司電解液業務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2/2023 年歸母凈利潤為17.59 億元/25.43 億元/32.39 元,對應PE 為27 倍/19 倍/15 倍,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產能建設不及預期;偏光片供需關系改善不及預期
密爾克衛(603713):化工品交易帶動收入增長 預計下半年利潤提速
類別:公司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黃盈/姜明 日期:2021-08-12
密爾克衛披露2021 年半年報,整體業績符合預期。2021 上半年實現營收34.6 億元(+133.06%),歸母凈利潤1.84 億元(+30.46%),扣非歸母凈利潤1.85 億元(+35.44%)。其中二季度單季營收20.18 億元(+137.7%),歸母凈利潤1.06 億元(+21.0%),公司當前處于業務結構的調整階段,疊加2020 年二季度是公司單季度凈利潤金額最高的季度,基數壓力較大,我們認為公司二季度業績整體符合預期。
得益于快速成長的供應鏈業務,公司收入快速成長。1)物流:剔除貿易板塊收入后,預計公司2021 年上半年物流與其他收入達到23.15 億元,同比增長84.3%。我們認為海運運價推升貨代收入增長為物流板塊增長主因。2)化工品交易:2021 年上半年,公司的化工品交易板塊收入11.47億元,同比增長400.52%。過去貨代毛利率基本在12-15%之間,化工品交易的毛利率則在2-7%之間,遠低于倉儲業務超過40%的毛利率水平。21H1 貨代收入占物流收入接近6 成;化工品交易則是由于公司戰略布局大幅增長400%至11.46 億,收入占比從20 全年的20%提升至33%。
期待化工物流與交易的協同效應。我們認為公司產能擴張的步伐從未停止,對交易業務的探索并非是在物流主業上有所徘徊,而是加強化工品交付能力的一環,與物流業務存在協同效應,公司半年報亦有提及,化工交易對物流業務的裝載率等是有正面作用的,但當前公司的交易業務整體規模尚不算大,我們認為隨著交易業務的體量擴張,對物流業務的拉動、物流成本的攤薄、二者的協同效應將會更加明顯。
風險提示:外延擴張低于預期;交易業務低于預期? 投資建議:維持 “買入”評級。我們認為公司短期正在經歷業務邊界的擴張,從化工品物流走向集物流與交易于一身的交付型公司,但就短期而言,化工品交易的建設、國際海運運價的高企對公司當前的表觀利潤率難免有所影響,但公司擴張目前較為順利。此外,公司的物流主業也在沿著原定路線擴張,預計疫情緩和后的開發與外延收購可能加速,隨著以上事項落地與高基數壓力減小,預計下半年業績增長將高于上半年,因此我們維持公司2021-2023 年4.3、6.0、8.1 億的歸母凈利潤不變,已進入具有強估值吸引力區間,繼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