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放開,各地新增人數暴漲,其中上海疫情也是非常嚴峻,患者激增,急診醫生感染超八成,接診量達平時5倍,醫護的大規模減員,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海急診扛得住嗎?下面小編為網友帶來相關內容分享,感興趣的網友,比如您安靜地坐下來看一下吧。
醫生感染超八成 上海急診扛得住嗎?
12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東院(以下簡稱“仁濟東院”)發熱門診量一天的接診量為867人次,急診科則高達1351人次。其中,120救護車送至急診的患者有114位,這個數字是平時的5倍左右。
而與此同時,仁濟東院急診科原本31位醫生,只剩4人尚未感染,護士的感染比例超過60%。
12月21日起,上海市衛健委宣布進入醫院不再需提供核酸陰性證明。這意味著,急診將承接發熱門診的部分壓力,成為給發熱門診“泄洪”的出口。
事實上,文件正式落地之前,為了保證及時搶救危重癥患者,仁濟東院對核酸檢測的要求已經進行了人性化的調整。“不管陰性陽性,只要是有病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救人是第一位的。”
疫情波峰來臨,與疫情數度交手的仁濟東院急診科再次迎來挑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另一重壓力來自醫護因感染造成的大規模減員。
12月下旬開始,疫情波峰愈發臨近,仁濟東院急診科的工作量已經達到了平時的五倍。
這幾天,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熊劍飛感到壓力襲來,“有點4月份那時候的苗頭”。熊劍飛負責統管急診搶救大廳的工作。今年4月的那場疫情中,仁濟東院是浦東唯一一家沒有停診的三甲醫院急診,承載了當時幾乎所有浦東地區120轉運來的急救任務。
依照其他城市的經驗,仁濟醫院門急診辦公室負責人樊翊凌預判,疫情波峰到來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熱門診量爆發增長,第二階段急診搶救會進一步增加,第三階段則是危重癥的救治。當下,醫院正在第一階段的尾聲,正在進入急診承壓的第二階段。
樊翊凌已經在醫院辦公室里打了好幾天地鋪了,有時他會想起4月份在方艙的經歷,“那時候不也扛過來了嗎?這一波也一定沒問題。我們算見過‘大世面’了,醫護們也不需要動員、誓師大會什么的。網友這點共識還是有的,既然選擇這個職業,就是生命至上,治病救人。
上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醫生感染超八成 上海急診扛得住嗎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文章來源于網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場,更多資訊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