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出于人性化考慮規定了一些法定節假日。而通常在法定節假日的時候要求用人單位給員工放假,那究竟國家法定節日有哪些?而在法定節假日放假期間,此時員工的工資又該怎么算?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中國法定節假日都包括哪些
《勞動法》中明文規定,法定節假日是帶薪休假,應當按照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標準向職工發放工資,不能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而拒絕發放。這種帶薪休假是國家給予勞動者的福利之一,用人單位不得無故剝奪。
法定節假日,又稱法定休假日,是指國家統一規定的用以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各國法定節日一般從三個方面規定:政治性節日,如國慶節、解放日等;宗教性節日,如國外的圣誕節等;民族習慣性節日?!秳趧臃ā返谒氖畻l對法定休假日作了規定,根據本條及《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新年,放假1天;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法定節假日工資怎么算
《勞動法》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該支付工資,也就是說,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的正常工資中已經包括了法定節假日工資。但是,在計算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時,卻不能將正常工資抵消加班工資。凡是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補休的,均應該支付給勞動者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準150%、200%的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則應該另外向勞動者支付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小時或日工資標準300%的工資。
由于國家規定在法定節假日內需要給員工放假,因此有的用人單位就借口不支付放假期間的工資,但其實單位這樣的做法已經違反了相關法律的規定,即使是在法定節假日給員工放假了,此時也應當支付員工相應的工資。同時在國家法定節日安排員工加班的,還要格外支付加班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