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福利待遇中,一般的公司都會有“五險”,但是保險金的高低卻是參差不齊。所謂的機關事業單位福利待遇比較好,除了公積金比較高,就是保險繳費比較高,等到退休時,退休金就會很高。本文中將主要介紹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
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一)機關事業單位在崗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1、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
2、繳納工資基數低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工資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
(二)機關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1、用人單位按臨聘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臨聘人員本人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新聘用的人員按靠前個月的工資標準)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臨聘人員的月平均工資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2、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一)單位繳費基數
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單位繳費基數包括:
①基本工資;
②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③規范后的津貼補貼;
④年終一次性獎金。
(二)個人繳費基數
按規定的統籌工資項目核定,是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
個人繳費基數包括:
①基本工資;
②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
③績效工資。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怎么計算?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繳費年限乘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乘繳費年限乘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綜上,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以及養老保險的計算方式。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和一般用人單位一樣,主要由個人和單位共同承擔,只是承擔比例有所區別。繳費基數的構成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如果還想繼續了解相關問題,可以咨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