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根據現在的發展情況,竟會對于相關政策做出改變,調整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全面開展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由于相關政策的出臺,孝邊市出臺了《山東省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比例、個人醫療保險繳費標準》才剛剛開始實施。如有不準確之處,請以國家政策為準:
隨著醫療費用的增加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醫療保險基金中長期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居民醫療保險巨大的財政補貼風險逐漸顯現。筆者認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率和新型農業合作可能會提高。在這方面,作者致函社會事務部和衛生規劃委員會,核實在出版前沒有收到答復。
數據顯示,近六年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貼增速快于人均個人貢獻,財政補貼占人均籌資總額的比例由2009年的60.8%提高到79.3%,財政補貼占人均籌資總額的比例由2009年的60.8%提高到79.3%。個人捐款補貼已接近4:1。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為每人380元,個人繳費為人均不低于120元。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醫保研究室主任王宗凡認為,財政補貼比重過大,不僅帶來財政是否可支撐的問題,也使得居民醫保有滑向福利制度的危險。
提高多少?
對于未來的改革方向,王宗凡認為,調整籌資政策應充分考慮目前面臨的困難和阻力,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不可操之過急。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可參照職工醫保繳費單位和個人的分擔比(約為3∶1),將居民醫保繳費財政和個人分擔比的調整目標也確定為3∶1。當然,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一個過渡期。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汪德華則認為,財政和個人分擔比逐步調整為1:1是比較合適的。
起山東醫保繳費下限提至140元,大病醫保補償比例不低于50%。11月26日,作者從山東省***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底以來,我省在全國比較早的建立并實施了全省統一、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7306.3萬人享受到了城鄉統一醫保帶來的種種便利———
農村居民用藥品種擴至2400種
目前,我省居民醫保統一執行職工醫保藥品、診療和服務設施目錄,農村居民用藥品種由整合前1100種擴大到2400種,報銷范圍翻了一番多,全省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占比同比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
門診慢性病種報銷比例提至58%
絕大多數市在實行普通門診統籌制度的同時,擴大了門診慢性病病種范圍。全省門診慢性病病種實際平均報銷比例由整合前的56%提高到58%。另外,整合后,各地還進一步提高了住院報銷比例。
居民大病保險全部按額度補償
從今年起,大病保險全部按限額轉為賠付。起付標準12萬元,病種不再區分。按照每人32元的標準,向商業保險機構劃撥資金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全省重大疾病保險籌資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