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朋友圈都被賽龍事件刷屏了。10月30日,鈦媒體一篇《深圳賽龍突死之謎》引發廣泛關注。文中稱,因共青城***抽貸,共青城賽龍通信資金鏈斷裂,企業陷入困境,代小權則因逃稅339萬元被逮捕。可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賽龍公司代小權個人資料
代小權,賽龍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在國內手機行業名聲斐然。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博士、諾基亞芬蘭總部工作6年、華為公司靠前代手機技術研發領頭者。上市公司怡亞通總裁袁海波曾評價,代小權在美國市場取得的成就,業內至今無人能達到。豐富的專業和海外背景,讓這位雄心勃勃的創業者,渴望乘著移動智能終端崛起的浪潮,打下更偉岸更長青的基業。
賽龍,這曾是家名噪一方的高科技企業,不僅為全球用戶提供智能手機產品的技術服務,也為地方就業、稅收與經濟的拉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名動一時的地方納稅龍頭。這家企業創始人代小權擁有耀眼的從業履歷,以海歸身份回國,曾在行業內聲明遠播。一切都在向好的路上。而這一切在一場地方***換屆后,瞬間被攆得粉碎。
這背后肯定是不簡單,整個“賽龍突然死亡事件”,牽扯民營企業、地方官員、地方招商、上市公司二級市場、私募***一級市場、司法部門等多個環節。事件涉及的利益輸送、敲詐股權、非法干預、動用私刑、賤賣資產、權錢交易、數億巨額***款去向不明,一個個充滿疑問的迷題,真相是什么?
10月31日早間消息,“賽龍之死”的報道引發輿論強烈反響。今日早間,微博認證為“**共青城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的@九江共青城發布發布微博稱,共青賽龍(共青城賽龍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已停產四年,截止到目前僅江西省內負債7.36億元,并對賽龍公司的相關情況作了說明。
微博稱,該公司曾是共青城市手機產業的龍頭企業,由于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公司,導致賽龍失去市場,2013年初,賽龍生產經營急轉直下,財務狀況極度惡化,陷入經營困境,并于2013年10月全面停產。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共青賽龍尚欠江西省內各家銀行等市場主體7.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