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偷稅漏稅會怎樣,處罰是什么
2023-12-17 01:03:33
來源:互聯網轉載或整理
一、在偷稅漏稅會怎樣,處罰是什么偷稅漏稅行為情節較輕的,可行政處罰。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如下: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一)行政處罰偷稅漏稅行為情節較輕的,可行政處罰。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如下:1、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2、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二)刑事處罰偷稅是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處罰的情形有如下兩種: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納稅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后再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或者接受行政處罰的,不影響刑事責任的追究。扣繳義務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給予同樣的處罰。(一)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所謂偽造賬簿、記賬憑證,是指行為人為了偷稅,平時沒有按照稅法設置賬簿,為了應付稅務檢查而編造出假憑證、假賬簿、無中生有、欺騙他人;所謂“變造”賬簿和記賬憑證,即把已有的真實賬簿和憑證進行篡改、合并或刪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賬外設賬、賬外經營、真假并存,從而使人對其經營數額和應稅項目產生誤解,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目的。這種方式多為個體經營者所采用,以此使稅務人員無法得知其經營收支情況。(二)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行為人通過此舉以圖減少應稅數額,達到偷稅目的。主要方法有,(1)明銷暗記;(2)將產品直接作價抵債款后不記銷售;(3)已經銷售而不開發票或以白條抵庫不記銷售;(4)用罰款、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沖減銷售收入;(5)將展品或樣品作價處理后不按銷售記賬,等等。此外,多行開戶,同時使用,而只向稅務工作人員提供其中的一個,也是行為人隱瞞收入的常用方法。(三)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納稅申報是依法納稅的前提,納稅人必須在法定時間內辦理納稅申報,如實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的其它納稅資料。行為人往往通過對生產規模、盈虧情況、收入狀況等內容作虛假申報,來達到偷稅目的。行為人有時虛報一項,有時虛報數項。偷稅漏稅的行為不僅會有行政處罰,嚴重的還會構成刑事處罰,依法納稅是我國公民應盡的義務,對于偷稅漏稅的行為都已經構成了刑事犯罪,只要在偷漏稅達到了一定的標準之后,就會對國家的利益造成了重大的損害。